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持續翻新、詐騙花樣層出不窮,保障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已成為金融行業的重要使命。農行江蘇蘇州姑蘇支行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全方位、多維度構建反詐聯防聯控機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線,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機制先行,筑牢反詐“防火墻”
姑蘇農行持續完善內部反詐工作體系,建立由支行領導牽頭、各部門協同配合的反詐專項工作組,明確職責分工,制定應急預案,確保一旦發現可疑交易能夠快速響應、有效處置。同時,支行不斷加強員工反詐能力培訓,定期組織學習新型詐騙案例和風控政策,全面提升一線人員識詐、防詐和阻詐的專業能力。
在日常運營中,姑蘇農行嚴把開戶審核、交易監測、資金流出等關鍵環節,充分利用智能風控系統實時監測賬戶異常交易行為,對高風險交易及時進行預警和核查,真正做到“技防+人防”雙管齊下。
警銀協作,斬斷詐騙資金鏈
近日,一名四川籍男子來到農行姑蘇城市廣場支行,要求辦理銀行卡解凍業務。當值客服經理依規查詢其賬戶近期交易明細時,發現一筆6000元入賬存在可疑特征。在進一步詢問資金來源時,該客戶先是謊稱是“回家看病的路費”,后又言辭閃爍,聲稱使用的是弟弟的手機,甚至以投訴相威脅。
工作人員高度警覺,立即向上級行報告。經查詢,該筆交易的轉賬人賬戶當天處于公安機關“保護性止付”狀態。網點負責人果斷啟動警銀協作機制,迅速聯系轄區民警到場處置。警方初步問詢并未發現明顯破綻,就在調查陷入停滯之際,支行反詐專員敏銳回憶起客戶曾聲稱轉賬來自“弟弟”,建議警方核查雙方親屬關系。
經警方深入調查,轉賬人實際常住常州,與該男子并無親屬關系。與此同時,上級行反詐專員成功聯系上轉賬人,得知其正遭遇電信詐騙,已陷入騙局難以自拔,所幸農行及時來電提醒避免了更大損失。最終,通過警銀高效聯動,成功阻斷了該起詐騙鏈條,保護了群眾財產安全。事后,受騙客戶對農行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專業高效的處理表示衷心感謝。
火眼金睛,識破虛擬貨幣交易陷阱
虛擬貨幣交易作為新型詐騙載體之一,隱蔽性強、危害性大。近日,客戶榮某來到農行姑蘇新市支行,要求提升個人借記卡交易額度??头浝碓诤瞬橘~戶流水時發現,自4月下旬起,該賬戶頻繁出現由本人或第三方平臺集中轉入資金后,立即以100的整數倍分散轉出至多個個人賬戶的行為,呈現“快進快出、分散轉出”的典型可疑特征。
系統顯示,該賬戶曾多次觸發公安局緊急高危預警。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榮某言語支吾,無法說明交易資金真實用途。經過運營主管進一步耐心溝通和政策宣導,榮某最終承認其資金往來涉及在非法平臺上炒作“火幣”等虛擬貨幣。支行隨即啟動風險應急預案,拒絕為其辦理額度調整業務,嚴肅告知客戶虛擬貨幣交易非法且風險極高,督促其立即停止此類行為,同時將情況及時上報公安機關處置。
反詐宣傳見效,客戶主動求助阻騙
預防詐騙,宣傳在平時,成效顯于關鍵時。日前,客戶張女士焦急地來到農行蘇州富強支行,稱自己可能遭遇電信詐騙,請求銀行為其賬戶提供緊急保護。原來,當天早上她在工作群中看到同事轉發的所謂“社保局工資補貼”鏈接,網頁顯示可領取補貼2760元。在輸入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等一系列敏感信息后,正當等待驗證碼時,她突然想起曾在農行網點看到的反詐宣傳內容,警覺這可能是個騙局。
張女士立即通過手機銀行辦理了口頭掛失,并第一時間趕到網點求助。由于客戶在我行尚有房貸業務,不便直接銷戶,客服經理迅速為其辦理了賬戶限額調降至0.01元的保護措施,隨后完成解掛、換卡及密碼重置操作。工作人員還貼心地提醒客戶,某些詐騙手段會誘導受害人申請網絡貸款,并協助她核查是否存在未知的網貸合約。業務辦理完畢后,張女士如釋重負,對農行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高效服務連連稱贊。
凝聚社會合力,共筑反詐防線
近年來,姑蘇農行不僅持續強化內部風險控制,還積極聯合公安機關、社區、企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活動,通過網點微沙龍、進社區講座、線上知識推送、反詐觀影、健步走等多種方式,普及防騙知識、揭露詐騙手法,全力提升市民風險防范意識。未來,農行姑蘇支行將繼續踐行金融為民的初心使命,不斷優化反詐工作機制,加強技術防控能力,深化警銀協作,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努力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貢獻更多農行力量。